顯示具有 旅遊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旅遊心得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3月1日

男人的夢想 FZR

過年前終於狠下心買了 YAMAHA FZR150。

FZR 一直是我大學時代以來的夢想,本來想說上了研究所應該沒什麼機會達成了,沒想到阿鹹竟然又觸動了我那想騎仿賽的熱血…於是…在一番研究與同學的陪同之下,終於把 FZR150 牽回來了。

雖然沒騎過國際檔,但因為騎過循環檔的檔車,所以還滿快就上手了。也剛好因為沒有很常騎循環檔,因此也沒有特別習慣換檔的順序。適應國際檔其實還滿快就上手的。

總而言之,很久沒寫網誌,亂掰一篇湊頁數… FZR 大爽啊!

2009年10月28日

漫步在先進科技與悠久古跡的都市─北京 Day 1

《Day 1 走出台灣,踏上那國中、高中歷史課本的內容》

踏上香港國際機場的時候,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我想可能是因為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的 C3 登機門實在讓我太 shark 的關係吧…竟然是無嘴白貓ˇˇ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其他燈機門就非常正常,偏偏只有 C3 登機門弄成這麼可愛…



《桃園中正國際機場的 C3 登機門》

香港的轉機其實有點匆忙,因為從台灣出發的飛機 delay 了一個小時整,所以就擠壓到了我們本來預留在香港逛街轉機的一個半小時。沒有在香港機場好好晃晃大概是這次北京之旅的唯一缺憾吧!


《香港國際機場的登機門》

上一次出國應該是去夏威夷玩的事了,那次應該是大一還大二暑假吧!是個將近五年,終於有機會再度出國了,只不過這次出國的目的是參加一個會議 ICFIN 2009 去報告學長的論文。到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約是晚上將近七點了,沒想到從香港飛到北京竟然要三個小時,我似乎真的把中國大陸想的太小了…


《北京機場內的轉乘捷運》


《機場內捷運的車廂》


《中國海關》

從機場可以搭他們的「機場快軌」也就是機場捷運連接到他們的地鐵系統。從機場搭機場快軌到東直門,再轉地鐵二號線搭乘到西直門,大約要將近一個小時。北京交通大學就位在西直門附近,雖然說是附近,不過走路大概也還要走 20 分鐘,但是打車的話 5 分鐘就到了,打車一趟下來大概是 10 塊人民幣,折合台幣大約 50 元左右,四個人分下來也才 12.5 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地鐵系統(除了機場快軌)很便宜,他們是採計次的方式來購票,也就是買一張單程票,只要不出站,你可以在裡面一直換乘,搭他個整整一天…而這樣的價格是 2 塊人民幣…折合台幣 10 元。(備註:機場快軌比較貴,單程票一張 25 塊人民幣,約台幣 125 元。)


《北京的機場捷運車廂》


《北京的地鐵系統》


《北京地鐵系統的出入口》

來到北京,是北京交通大學的蘇偉教授接待我們,住宿的地方在北交大南門外面的梅苑賓館。沒有說非常高級,但我覺得還算舒適,不過意外的是,學弟早上出門的時候,在床頭櫃上丟了一元人民幣,並且寫下「這是小費」,結果回來的時候看到一元還在,紙條上卻多了幾行字「我們不收小費」之類的字眼…不知道是北京賓館都這樣還是因為 我們貴為北交大教授所接待的客人,
教授有特別交待…

總而言之,踏上這國中高中歷史一直念的地方,有的不是陌生,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熟悉的感覺…一想到課本上照片內容的實體即將呈現在我眼前就覺得好不興奮…

2009年10月18日

漫步在先進科技與悠久古跡的都市─北京《後記》

《後記》

說實在的,北京市真的是一個非常神秘的都市。為什麼我會這麼認為,因為這個城市中文化非常多元,出入人口複雜,融合了古今中外,某些程度上來說卻又雜亂無章,但又亂中有序。你可以在北京市中看到許多國外的文化,卻同時也可以看見一些屬於中華民族的「特色」。有太多太多時間、空間、民族上的差異與衝突,可所有在北京的人似乎都習以為常,而這些衝突對他們來說似乎也不是衝突。也許真的是我少見多怪,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覺得北京市是個非常神秘的都市吧!

我想,這次北京之旅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篇文章的標題─「漫步在先進科技與悠久古蹟的都市」。在北京市,你可以很輕易的搭乘著近幾年才蓋好,全新的地鐵系統到各地。但是在出了地鐵站之後,你可能馬上就可以見到天安門、紫禁城、天壇、頤和園、甚至是陵墓等等的古蹟建築。多搭乘幾個站,來到了國貿、中關村、王府井,馬上就是高樓林立的商業區、阿宅最喜歡的 3C 賣場、整條街都是 GUCCI、BURBERRY 這種高價名牌的商店街…那種時間與空間的差距,可能橫亙了幾百年,甚至是千年,可在北京,這種情況卻是隨處可見。

這跟在台北上班,放假去故宮、忠烈祠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完全融入生活的平凡與幽美。你可以站在莊嚴的紫禁城門口遙想博大精深的中國歷史,細想清朝時的生活,然而旁邊卻很自然地有著計程車的喇叭聲,或是 Audi R8 開過去。這畫面其實非常有趣,不過這種衝突也正凸顯了北京包容與中國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特色。這些古蹟不僅僅是吸引觀光客的搖錢樹,更是北京市民引以為傲的傳統,當然也是所有中華民族的驕傲。(雖然大陸一直拆古蹟,他們總認為古蹟太多拆了一兩座沒關係…但跟國外對古蹟文化保存的態度相比…大陸的古蹟真的很可惜…)

在北京,另外有個有趣的畫面,那就是,即使擁有與世界匹敵的高科技建設,可是大多數的人對於公共建設的關心與法制規則的遵守卻跟不太上先進科技該有的水平。這也是我覺得有趣的另外一個衝突。在北京市街上,計程車、公車、小轎車的喇叭車此起彼落鳴奏著非常不協調且自私的亂彈曲。大多數的人們都不遵守交通號誌的指揮,紅燈了還是「悠閒」的穿越馬路,不絕於耳的喇叭聲彷彿不存在似的。北京地鐵也沒有先下後上的禮貌,排隊買票更是能插隊就插隊,電扶梯雖然有像台北一樣的標誌與建議,不過大家還是愛站哪就站哪。我只是個遊客,因此我並不能評斷是怎樣的教育、怎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人們這種對於「陌生人」就偏於自私的心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北京,接待我們的幾個北京交大的同學,真的是非常熱情,好像我們是多年不見的好友,這真的讓我在北京感到非常的窩心。

總之,有來北京真好,雖然可能要經濟拮据好一陣子…但真的要像阿民所說得一樣,有機會出去走走,就真的要好好地出去走走,台灣雖然地處交通地衝,可是我一直覺得台灣人都缺乏了宏觀的國際意識。是因為大家都著眼在小小的兩岸嘛?我不清楚,我是個對政治漠不關心的人…無關政治,我真的覺得北京是個好地方,不過北京真的太大了啦…光是一個北京市,定居的人口就有 1700 萬,其他日常流動的人口就有 1300 萬,也就是說,白天的時候北京市整整有 3000 萬的人口…不是我愛好統一,但台灣真是小鼻子小眼睛…

Anyway,真是個難得的經驗。這也是我第一次用倒述寫記趣…不過根據我半途而廢和三分鐘熱度的個性…應該沒辦法寫完吧…目前暫定的題目應該是…

《Day 1 走出台灣,踏上那國中、高中歷史課本的內容》

《Day 2 橫貫大陸的巨龍─長城─八達嶺》

《Day 3 一段無法抹滅的過去─天安門》

《Day 4 世界百大─北京大學─未名湖》

《Day 5 以後再也吃不到怎麼辦─全聚德─後海》

《Day 6 力與美的極致─奧運公園─鳥巢與水立方》

《Day 6 窺探古代皇帝的祭典儀式─天壇公園》

《後記》

希望能有毅力寫完…

2009年9月28日

宜蘭二日遊 Day1

雖然不是什麼難得的假日,更不是難得的機會…總之,心血來潮一時興起的就照著某個旅行社規劃的兩天一夜的宜蘭行程好好的去玩了一趟…

其實我覺得這根本就是台七線之旅…因為所有景點都在台七線和台七甲上面…也許是個巧合…雪山村後面停車場出去的泰山路,就剛好是傳說中台七線…所以很順的就出發啦!

第一站是座落於台七線旁邊的「金車宜蘭威士忌酒廠」,沿著新月廣場轉過來台七線,經過員山,路上有一隻測速照相…大約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可以看到右手邊是他的入口~

一進去可以到他的旅客服務中心去聽取金車相關企業的簡報,這展覽影片每半小時一場,主要在介紹金車的相關企業,像是金車中壢廠、金車平鎮廠、金車生物研究中心等等…在不知不覺中…其實金車真的做起了很大的一番事業…我就是看完介紹影片才驚覺「原來金車很強大…」

接著會到他釀酒的廠房,運氣好的話會有導覽小姐解說,因為我是散客,於是我就偷偷混在人家旅行團裡面聽導覽小姐的介紹…

參觀完製酒的過程,當然就可以來到他的酒堡來品嚐他的威士忌啦~至於上面製酒的過程…我哪天不懶再補上…好懶的打字喔,今天…

首先他會請所有的遊客到他指定的範圍去坐好,然後他會有工作人員在前面拿麥克風廣播教你怎麼喝~一開始大家都會拿到蘇打餅乾,這是消去你嘴巴味道的~

接著你就會拿到今天的主角─威士忌

這種高級的威士忌,聞起來有木桶香、果香、花香等等,真的非常強大。不常喝烈酒的人第一口可能會覺得有點辣,但是下喉之後回甘的感覺很舒服~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嗆,試喝的 KAVALAN 葛瑪蘭威士忌是 40 度(我忘記詳細到底幾度了…)

試喝完可以到二樓,號稱全台灣最大的伯朗咖啡館喝喝咖啡吃吃蛋糕~

2007年2月24日

年初四,三峽藍染之旅

呣,我們家總是有個習慣在過年全家一起出去玩。因為一樓是店面,所以幾乎是全年無休的都要開業。照顧店面的舅舅和外婆總是得待在家裡做生意,也因此,只有每年的過年可以好好休息一下,跟朋友出去喝酒或者是出去玩一兩天。平常媽媽的五個兄弟姊妹也都在不同的地方生活,因此難得的假日大家都會回來聚在一起,回味著小時後的種種趣事,共享天倫之樂。對,前面廢話這麼多,只是要解釋這是難得全家出動的知性之旅。

會決定要去三峽是因為一篇一年多年前的聯合報副刊,我娘有收集旅遊資訊的習慣,每次看到好玩的地方總是會把資訊記錄下來,然後等待著適合他出現的時機,就會規畫目的不同的各種旅行。

藍染,顧名思義就是一種手工染布的技術,染料是從蘭花中萃取出來。每每一大早就要到山上去採蘭花。100 公斤的蘭花只能做出 10 公斤的染料。


(上圖是老師正在講解如何用橡皮筋和筷子來製造留白的部分)

第一個步驟是把布用你喜歡的樣子對摺,看你想怎麼摺就怎麼摺。
第二個步驟是用筷子和橡皮筋綁緊你想留白的部分(因為這樣染料就不會滲透進去)。

(我隨便亂夾)

(大家的作品)

第三個步驟就是丟到染缸裡去泡染劑,這個步驟有點麻煩,因為要讓除了夾住以外的地方通通均勻的泡到染劑,所以要重覆很多次,在拿起來讓它在空氣中氧化看有沒有變色,假如沒有變色就要在泡下去讓染劑滲進去。

(看起來有點噁心的染缸和染劑)

等到都泡到染劑之後就要進行最後的步驟,把夾子都拆掉然後用清水沖過一遍就可以晾乾
(染好後晾乾的樣子)

呣,基本上就是這樣,過程有點忘記了,畢竟時間有點久遠XD(謎之聲:明明就才過兩天而已)不過還算是不錯而且新奇的經驗

p.s. 所有的相片都是用 W810i 照相手機照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