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2日

宅,不宅?

從我對這個字有印象,應該是電車男上映的半年前吧,「宅」字的用法就慢慢的融入了台灣人的口語。 宅字一詞源自於日語的「おたく」(Otaku),比較正式的翻譯應該寫為「御宅族」。一般來說,御宅族一般指熱衷於動畫、漫畫及電腦遊戲等次文化的人,與和製英語中的「マニア」(mania)一詞有著某種程度的相似之處。不過 Otaku 的等級又更高點。 其實 Otaku 的原意並沒有非常貶低的意思,不過由於過度熱衷於某些次文化的產物,加上其中不少人都因為足不出戶以及只關心自己的收藏品,而被其他人認為是人際關係與社交能力較差的一個族群。加上 1988 年日本的宮崎勤事件,導致現在宅字一詞大多都帶著貶低之意。 但是,我想說的是:「喜愛 ACG 的人是不能跟宅男(女)畫上等號的」(ACG,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縮寫),雖然我上篇文章戲稱電玩展根本是宅男展,但是,其實很多人根本就不宅,至少他們跑來電玩展就已經違背了「宅在家裡」的本意了,因此,喜歡 ACG 的人都很宅這是大眾的刻板印象以及誤解。 不過,這只是指狹義的宅,但若是廣義的宅,我想應該很少有人不宅吧... 廣義的宅應該可以用這個翻譯的 音樂MTV 「White and Nerdy」 來當代表作吧。 看完這整個逗趣的 MV,我發現這根本就是在描寫理工科的男生,尤其偏向資工系資管系,我實在很想為他們打抱不平,但是他裏面說的好幾項其實我都有(汗),不過我沒有騎賽格威XDD,學校不少主機都是我管的、也接過不少網頁case,真是太白癡,害我現在覺得我是半個宅男。 在埔里住久了,穿著越來越隨便,常常簡單的 T-shirt 牛仔褲涼鞋就出門了,大家都很隨性,穿的正式一點人家就會問東問西,你今天要去約會嘛...等等有的沒的。所以,好不容易回來桃園,就趕快請教台北的達人同學,他叫我先看完 PTT 的 Mix_Match 看板。閒著也是閒著,就挑了幾篇推薦數比較高的文章來看,看完之後覺得,外表要不宅只要花錢就可以了,但是某些人即使外表變不宅,但是post出來的文章卻還是很宅,內在比較難改啊...不過,連外表都宅的話,似乎就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泣),所以啊...隨性跟宅男,真的只在一線之間。 部分內容參考自: zh.Wikipedi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